牛氣沖天的原油 為何一眨眼就創下最長連跌紀錄?
近半年來原油節節攀升,表現冠絕大宗商品。然而不過一個月,美油就抹平年內全部漲幅,跌入技術性熊市,還創下最長連跌紀錄,為何油價牛熊轉換這么快?熊真的來了嗎?
之前還是牛冠商品的王者,眨眼便從指標上跌入了“熊市”概念區域,從直沖云霄到墜落谷底,周期不過短短一月,原油的牛熊轉化令人猝不及防。其中WTI原油日線十連陰,創下34年最長連陰記錄,更令市場矚目。
分析人士表示,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大跌在歷史上并不罕見,主要因為品種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多,市場體量龐大,周期性趨勢性較強。短期內原油市場供需結構尚處于偏弱格局之中,后市油價依然會呈現易跌難漲的格局。
油價跌入技術性熊市
10月3日,美油和布油雙雙創下76.90美元/桶和86.74美元/桶的四年新高,時隔一個多月后的11月9日,美油和布油最低下探至最低59.26美元/桶和69.13美元/桶,較前期高點已經跌去超過20%,進入了技術性熊市。
美爾雅期貨能化分析師黎磊表示,造成本輪油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:一是原油市場處于庫存升、價格跌的周期,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7周大幅增加,超過5年均值水平,油價在庫存壓力下轉頭下跌。
二是美國在正式制裁伊朗后,豁免包括中國在內的8個國家,最大的利多因素消失,促使油價加速下跌。三是IMF預測主要原油消費國2019年經濟增速放緩,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帶動原油需求減弱,中長期油價面臨較大壓力。
11月初調查數據均顯示,10月OPEC產量環比增幅高達40萬桶/日。同時,俄羅斯10月產量再創新高,環比增加5萬桶至1141萬桶/天。
“供應過剩和需求放緩的憂慮導致原油延續弱勢。”前海期貨分析師唐偉表示,美國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的靴子落地,搭配豁免條款的制裁措施顯得成色不足,而在供應端,一些主要產油國在壓力下大幅增產以彌補可能的缺口,兩者出現了一定的錯位,短期反而導致了供應可能過剩的擔憂。
寶城期貨分析師陳棟指出,目前美國、俄羅斯和沙特石油產量正處于或接近歷史最高水平,日產量超過3300萬桶,占全球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一。
連續陰跌少見多怪
10月29日至11月9日,WTI原油連續10個交易日下跌,累計跌幅11.37%。雷菲尼蒂夫公司數據顯示,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連續十個交易日下跌,為1984年7月以來最長跌勢。
事實上,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大跌在歷史上并不罕見。例如,文華財經數據顯示,WTI原油主力連續合約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4月4日,日線9連陰。6連陰、7連陰更是多次出現。
混沌天成期貨研究院表示,不同于其他商品,原油供需基本面對于原油價格的影響程度明顯偏低。美元強弱、地緣政治、OPEC政策等均會對油價產生明顯影響。造成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一般分為三種情況:一是地緣政治風險導致油價脈沖式上漲之后的沖高回落;二是OPEC減產協議失敗之后對于原油供應邊際上大幅增加的悲觀預期;三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對于原油需求的沖擊。唐偉表示:
“原油市場體量龐大,參與者眾多,市場價格充分競爭,趨勢性表現強。”
11月11日,OPEC監管委員會在阿布扎比召開會議,討論12月及2019年可能的減產措施。盡管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減產協議,但會議前各石油部長釋放出的信號,以及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在會后表示,12月沙特的原油日均供應量將比11月減少50萬桶,堪堪穩住了油價的跌勢。
截至11月12日17:40分,美油上漲0.78%;報60.66美元/桶;布倫特原油則上漲1.24%,報71.04美元/桶。唐偉說:
“原油由于人為因素干擾帶來的供應緊張并不具有可持續性,隨著美國、巴西、中國等非OPEC+會議成員原油產量的提升,OPEC+減產會議影響的邊際效應在下降。由于供應端的保障,未來需求端對價格的影響將更加突出。”
黎磊表示,減產協議名存實亡,減產執行力主要看沙特和俄羅斯。從今年4月份開始,產油大國的減產執行力度出現松動,沙特、俄羅斯原油產量分別增加61萬桶/日、39萬桶/日,減產協議名存實亡。
沙特和俄羅斯是減產協議的主力軍,如果兩國重新執行較高的減產執行率,而不是靠伊朗、委內瑞拉等被動減產國家支撐,原油市場將重新進入降庫存、再平衡的階段,使價格超過產油國的財政盈虧平衡油價。
熊來了嗎
當前市場,對于原油進入熊市的聲音日漸高漲。目前持油價跌入熊市觀點的主要依據有二,一是油價相比于10月份高點跌幅超過20%。二是近期WTI、Brent遠期曲線已經由Back轉變為Contango結構(遠期升水),這通常被認定為原油市場熊市的特征之一。
混沌天成期貨研究院認為,油價下跌只是擠出風險溢價,沖高回落。由于OPEC對于供應端的調控,油價下行空間有限,并未真正進入下行通道,而是重回震蕩區間。陳棟認為,油價目前處于中期調整的階段,是對于2017年6月以來的上漲作出的階段性回調行情。
短期而言,原油市場供需結構尚處于偏弱格局之中,后市油價依然會呈現易跌難漲的格局,外盤油價WTI或繼續走低至55美元/桶,布倫特原油或繼續下探至65美元/桶,國內原油期貨1812合約也將面臨繼續走低的風險,短期關注475-485元/桶的區間支撐。
中期來看,隨著北美需求取暖油消費旺季到來,以及中東地緣因素的再度光臨,未來油價存在上漲的積極因素,中期油價存在反彈的動力和預期。唐偉表示:
“12月的OPEC+會議大幅收緊供應的概率不大,同時增產的概率更小。宏觀經濟表現對價格影響較大,預計原油后市震蕩偏弱,下行趨勢還將延續。”